发布日期:2025-07-14 14:08 点击次数:165
何源海这位哥们儿,来自湖北鄂州沙窝镇的黄山村,生于1958年,真是个活久见的老家伙!
小时候他就跟个小牛犊似的,背着家里的重任,忙着种地和照顾亲人,但心里老盼着能穿上军装去为国效力。
1978年,他三回火拼着报了名当兵,终于如愿以偿,蹭进了54军161师481团的7连。
在部队里,他拼命练习,枪法好得让大家都喊他“托尼金枪”,还荣升过三等功呢!
1979年对越战,他在前线拼劲儿十足,结果被当成牺牲者,追封一等功,老家还特别给他竖了块碑!
他可没翘辫子,反而在战俘营里熬了过来,1981年回家一看,荣誉都泡汤了,乡亲们对他像看外星人一样冷漠,生活惨得跟掉进泥塘似的。
三十七年后,到了2016年,他在广西凭祥的南山烈士陵园遇上了自己的墓碑,眼泪刷刷流个不停,心中憋着的那股委屈一下子全涌出来了。
出门就是苦水,何源海刚出生时,家里就靠他老爹一个人扛着,耕地赚钱养活一家,可惜老爹拼命三郎,把自己累得稀巴烂,不久就扔下他们溜了!
妈耳聋口哑,跟人说不了话,只得拼命干活换口饭吃,白天在田里忙活,晚上给人洗衣服,手冻得像个筛子一样满是伤。
哥哥脑袋瓜子不太灵光,日常生活全得有人照顾,连吃喝拉撒都要搭把手。
何源海年纪轻轻就得干活,扛柴、挑水、喂哥儿,这小子瘦得跟个竹竿似的肩膀顶着整个家啊!
这小子书本上没花多少时间,人挺实在,干活的时候可真不磨蹭。
村里的人都说,这小子命真悲催,但他就是不服输!
何源海就琢磨着要去当兵,觉得这玩意儿能让他走上人生巅峰!
1976年他头一回想当兵,结果体检没搞定,原因是瘦得像根竹竿!
1977年他又去碰碰运气,结果是名额太稀缺,依然没能混上!
他这家伙真是死皮赖脸,1978年又报名第三回,终于混过了关卡!
在部队那阵子,他悄无声息地拼命练习,早上像打了鸡血一样第一个钻进训练场,晚上忙活到半夜还在擦枪。
打枪是他的绝活,连队比赛总能拿金牌,战友们都佩服得直冒汗!
1978年快过年时,他搞来了个三等功,胸前挂着奖牌,心里乐呵呵地想自己又朝梦想靠近了一步。
在战场上拼得不可开交,生死一线之间,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开打啦!
越南在我们家门口闹腾,占了咱们南沙的地儿,不得了,中央下令回捞,保卫咱的土地!
何源海的兵团被派到广西凭祥,磨刀霍霍准备开战了!
2月16号,昆子峰的打仗拉开了帷幕,敌人的火力可真是猛得惊人。
何源海那小子就是个打枪狂,缩在壳里盯着,给兄弟们当保护伞。
战斗时,他们被敌人埋伏,班长为了保护他中弹牺牲,他眼睁睁看着班长倒下,心里那个难受啊,但只能忍着继续开火。
他一口气解决了三个敌人,结果自己却被越南小子盯上了,肩膀、腿和肚子接连遭了弹雨洗礼!
后来一颗炸弹飞过来,把他撞得如同拔了根稻草,直接晕菜了!
战友们以为他玩完了,就把他和那些“牺牲”的兄弟一块儿放好,用树叶遮盖,准备打完仗再来清理。
何源海睡了个大觉,醒来时疼得像被车撞了一样,连手指都动不了。
没多久,越南兵瞧见他了,把他抓起来扔进了战俘的窝里。
那地方在密林里,环境差得像掉进了垃圾堆,每天就给半碗水粥,要不是我皮厚,早就挂了,伤口连药都没有,居然烂得冒脓!
越南兵用枪柄往他伤口上敲,逼他泄露部队的秘密,可他就是咬紧了牙关不愿松口。
晚上躺在冰凉的地上,他脑海里想着老妈和哥,凭着一股韧劲儿扛过去了。
其余的囚犯们就像一帮搅和在一起的麻雀,互相啄着吃的,共同熬过这段苦日子。
国内的军哥们儿还以为他已经“上天入地”了,特意给他颁了个一等功,还在南山烈士公园给他立了块大理石“纪念牌”呢!
消息回到村里,妈抱着勋章泪眼汪汪,村民们在后头立了块碑,称他是无敌战神,咱村的面子大了!
回国真是不容易,幸亏有战友伸出援手。1981年3月,中越两边聊了聊战俘的事,何源海顺利“回家”了。
军队瞧了他整整一个多月,确认他是谁后,他扛着个三等级的伤走回黄山村了。
老妈一见他还活着,立马泪如泉涌,死命把他搂得紧紧的。
村里的人可乐了,各种声音都有,有的在嘴里窃窃私语,怀疑他是不是把白旗举起来了;还有的当面直言不讳地说,这人根本没资格当什么英雄!
因为他还活着,结果一等功和烈士的光环都没了,村里的纪念碑也被搬走了。
他身上毛病连篇,干不了粗活,找工作像捡针一样难,最后只能靠那可怜的残疾补贴混日子。
乡亲们对他的眼神像是换了个频道,满是讽刺和冷笑,他心里别提多憋屈,但嘴上不说,只好低着头继续 mang着自己的小日子过。
回了乡下,真是艰难得像在走钢丝!
这伤口一闹腾,走路都成了考验,再加上阴天,肚子总是凶猛抗议。
他琢磨着做些轻松的活儿,修理下农具、照看鱼塘,结果挣的钱连饭都不够!
老妈岁数大了,身体像打了马赛克,他得给她煲汤擦身子。
哥爷还是那个德行,天天把饭弄来洗衣裳。
家里那土墙房子像筛子一样,风雨都能请进来,日子过得像蚂蚱一样艰难。
村里的人慢慢不愿意搭理他了,有人觉得他活着回来挺丢分的,还有人说他真是蹭烈士的名气。
他一个字都不说,把奖章扔进箱底,再也不搭理它了。
老妈在90年代的尾巴上离开了,留下他和哥俩紧紧靠在一起,拼命地扛着这个家。
2013年,老班长陈晓成找上了他。
陈晓成退役后,总是挂念着当时的事情,觉得没搞明白就说他牺牲,心里一直堵得慌。
他磨蹭了好几年,终于在黄山村碰上何源海这根葱。
瞧他那破旧的居所和那副憔悴的模样,陈晓成都要哭了。
他打电话给七连的老伙计,搞个热闹的聚会!
众人听完何源海这些年的遭遇,个个都感叹得要飞天了!
伙计们一合计,掏出腰包替他修了房,还给他争取了一点小钱。
2016年,老兄让他去凭祥参加英烈追悼会。
他蹬了南山烈士陵园,看见自己那块墓碑上写着“何源海烈士”,这37年的人生经历瞬间像过山车一样在脑中翻腾。
他一边抚摸着石碑,一边嚎啕大哭,真是哭得让人心疼得不行。
就在那时,他把心里压了半辈子的苦水全都撒了出来!
他一点都不懊恼去打仗,嚷着要是再给他一次机会,他照样会冲上去!
战友的关心和大伙的理解,让他感到生活不那么寒凉了。
后来他回到村里过日子,安安静静地等着哥哥,还挺牢固地守着那颗军人心。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