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打到七寸!全球首款无人航母海试,中国布天罗地网,就等美送上门

发布日期:2025-07-23 23:10    点击次数:185

最近,一组港口照片在军迷圈疯传——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舰”的甲板上,密密麻麻插满了红色旗帜,在阳光下猎猎作响。这场景像极了节日里披红挂彩的巨轮,但老军迷都知道,这不是普通的装饰,而是“海试倒计时”的信号。

从去年年底首次下水到现在,四川舰的每一次动态都牵动着无数目光。这次插满彩旗,意味着它已悄然完成舾装阶段,即将开启首次海上测试。对军舰来说,插彩旗是三个关键节点的标志:下水时第一次(告别船台,正式入水)、海试启航时第二次(具备基础航行能力,准备“闯海”)、服役时第三次(完成所有测试,正式入列)。而四川舰时隔半年再度披旗,显然已跨过“舾装关”,站在了“闯海”的起跑线上。

从“两栖舰”到“多面手”:四川舰的“超纲”实力

很多人对四川舰的印象还停留在“两栖攻击舰”——毕竟它的排水量5万吨,能装40多架直升机、多艘气垫登陆艇,理论上主打“兵力投送+立体登陆”。但现实是,这艘舰艇的能力早已突破传统定义,更像是一艘“轻型航母”。

首先是电磁弹射的“降维打击”。 四川舰是全球首款配备电磁弹射的两栖舰,这项技术原本只有中美部分航母能用。和美国福特级的“中压交流”系统不同,中国用的是更稳定的“中压直流”方案(已在福建舰验证过),不仅故障率低,还能弹射重型舰载机。

这意味着什么?传统两栖舰的直升机或垂直起降战机(比如F-35B)起飞时,载油量和弹药都得“打折”,否则飞不起来。但四川舰的电磁弹射能让战斗机“满油满弹”升空——歼-15的作战半径能从1000公里扩展到1500公里,歼-35隐身战机的突防能力直接上一个台阶。

其次是甲板设计的“航母级”升级。 四川舰甲板长252米,采用平直设计,双舰岛布局让调度更高效。30吨级重型升降机的存在,让歼-15、歼-35甚至空警-600预警机都能轻松进出机库。要知道,印度“维克兰特”号航母的滑跃甲板,连米格-29K满弹起飞都费劲;而四川舰的甲板,连未来的歼-35隐身战机都能“说飞就飞”。

最关键的是,它能“兼职”预警机平台。 全球能搭载固定翼预警机的常规舰艇,除了美法的核航母,就剩四川舰了。空警-600上舰后,四川舰的“千里眼”能力直接覆盖500公里范围,舰队对空对海的预警反应速度能提升3倍以上。美国《福布斯》都感慨:“四川舰未来可能成为中国首艘‘无人航母’——攻击-11、翼龙无人机都能上舰,侦察、对地打击、反潜全搞定。”

海试在即:四川舰的“三重角色”如何改写海军格局?

四川舰的意义,远不止于“两栖舰升级”。它的存在,正在模糊“两栖舰”“航母”“无人机平台”的边界,成为中国海军的“灵活重锤”。

第一重角色:航母编队的“替补主力”。 福建舰、004型航母尚未完全形成战斗力前,四川舰能随时顶上。它有电磁弹射、有预警机、有重型舰载机,完全能临时组建“小航母编队”,在南海、西太平洋维持战略存在。

第二重角色:远程打击的“空中堡垒”。 即使不执行登陆任务,四川舰也能靠歼-35隐身战机和攻击-11无人机,对敌方舰艇、地面目标实施精准打击。40多架直升机的搭载能力,还能兼顾反潜、搜救,堪称“海上多面手”。

第三重角色:无人作战的“试验平台”。 四川舰的甲板和升降机设计,天生为无人机优化。未来,随着攻击-11、无侦-10等无人机的上舰,它可能成为中国首艘“无人化作战舰艇”——用无人机前出侦察,用战斗机掩护,用人类飞行员指挥,这种“人机协同”模式,将彻底改变海上作战规则。

结语:四川舰的“海试”,是中国海军的“新起点”

从下水时的“国之重器”,到如今插满彩旗的“海试先锋”,四川舰的每一步都写着“突破”。它不仅是一艘两栖舰,更是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向“远海制权”转型的缩影——当传统两栖舰开始具备航母的航空能力,当“多能战舰”成为主流,中国海军的“深蓝之路”,正越走越宽。

未来的海上对抗中,四川舰可能不会是“最耀眼的存在”,但它一定是“最实用的武器”。毕竟,在瞬息万变的现代战争中,“能打、能变、能用”的多面手,才是真正的“海上王者”。

等到四川舰正式海试的消息传来,我们或许会明白:中国海军的“下一个十年”,已经从这艘插满彩旗的巨轮开始了。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