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29 06:05 点击次数:186
在国内足球发展长期陷入瓶颈的当下,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简称“苏超”)赞助商数量却从开赛时的6家,一路飙升至如今的29家 ,甚至吸引了京东、小米、伊利等巨头以及国际品牌喜力啤酒的目光。这一现象,无疑给中国足球尤其是中足协敲响了警钟,同时也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发展思路。
苏超赞助市场的成功,在于其多元的招商模式,省级统筹与城市自主相结合,既保障了赛事的整体品牌形象,又充分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13支城市球队各自吸引众多赞助商,行业龙头与地方特色品牌同场竞技,大品牌与本地“小店经济”深度融合,这种多层次、多维度的合作模式,为赛事带来了丰富的资金来源与广泛的关注度。
反观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虽然有着更深厚的底蕴和更高的竞技水平,但在赞助商数量与商业开发程度上,却远不及苏超。2025赛季,中超联赛在商业赞助方面虽有一定起色,但与苏超赞助商数量的迅猛增长相比,仍显逊色。中足协长期以来既办联赛又管联赛,“管办不分”的模式使得权力集中,缺乏监督,联赛运营效率低下,商业开发能力不足,难以吸引更多赞助商。
国足在长达二十年中,被国人球迷不断谩骂中,依然没有任何长进,相反各种负面新闻层出不穷,然后现在聪明的网友开始整活,集体抵制中足协的各种赞助商,不管你什么品牌,只要你赞助中足协,就一律不买你的帐,效果立竿见影,堪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