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11 22:34 点击次数:91
美国人终于露出那副这仗值了的嘴脸,是在2025年春天,库尔斯克的泥地还没干透,北约的智囊团已经开始在白宫的会议室里举杯碰盏。
九年了,从克里米亚到顿巴斯,从平壤的暗室谈判到广东渤海湾的LNG码头,这仗早不只是东欧那点硝烟了。
真想说一句:乌克兰的枪炮声震碎的,是整片地球的供应链神经。
但笑得最爽的是谁?
别急着回答美国。
毕竟笑得最早的,未必笑到最后。
中国被贴上最大输家的标签,是谁下的判词?
老美的分析员?
还是军火商财报里的涨停板?
这场戏要真用一句话总结,那得是战斗在东欧,裂缝在全球,谁还在场下悄悄捡筹码,才是真正的赢家。
广东惠州的夜晚现在热得不止是天气。
巴斯夫,那个德国老牌化工巨头,去年把总部悄悄搬来了这儿。
不是因为中国环境好,也不是因为啤酒便宜,是因为美国液化天然气的报价,贵得比战时军粮还离谱。
德国企业的锅,是美国能商炒出来的。
这边化工产业转移了,那边欧洲的储油罐成了蚊子乐园。
还记得吗?
那张流出的照片:鹿特丹港的罐体空得能玩回音游戏。
中国这头,ESPO原油每天到港210万桶,占全国进口的三分之一,炼出来的柴油不仅出口欧洲,连美军在关岛的油库都在偷偷采购。
你没看错,美国人一边高喊脱钩制裁,一边悄咪咪买着敌对国家的便宜油,脸皮厚到连镜子都照不穿。
更离谱的是那些从深圳走出去的芯片。
自贸区的货车车流没断过,一辆辆上路,车厢里不是热水器、不是玩具车,而是广东造的汽车芯片,标着民用,实则在黑市上能换三倍黄金。
这买卖,比军火都暴利。
而五角大楼列出制裁清单的时候,才发现F-35战斗机上的稀土零件,有41%来自这些被拉黑的公司设在越南的分厂。
这操作,简直是自己制裁自己。
顺嘴提一句,乌克兰那边被打下来的俄军无人机残骸,有73%的电路板上印着深圳某科技公司的logo。
官方早在五年前就把它拉黑了,结果呢?
战争前线还在用它家零件。
你说这是讽刺,还是现实的滑稽剧?
至于幽灵舰队这事,已经成了希腊船王们的发财宝典。
643艘油轮,不打灯不挂旗,一船油赚900%的溢价。
而这场风波的导火索,正是欧盟那份对俄油限价令。
你限你的价,人家转身变个名、走个别的港口再卖回来。
这就是你期待的正义?
这就是你理解的规则?
朝鲜都没闲着,一边送炮弹给俄军,一边从俄罗斯换回了三颗卫星和两座铀浓缩工厂。
这剧本要是拍成片,都得被骂太假。
但它真就这么发生了,2023年底到2024年上半年,平壤的火箭发射基地比饭店还忙。
印度呢?
那也是个赢家模板。
买俄油,精炼成柴油,再卖给欧洲,一通白手套操作,外汇储备直接飙到7000亿美元。
代价?
欧盟的碳关税清单里多了57项印度产品。
你以为这是惩罚?
其实是帮印度打了个免费广告。
说中国是输家,怕不是认知战的新一轮投石问路。
美国制裁53家中国企业,转头又发现自己那群高科技武器离不开被制裁的供应链;喊着要断能联系,却在背地里偷吃中国炼油厂的货。
这脸打得啪啪响。
说到底,这不是战争了,是一场全球产业链的重新配对游戏。
从渤海湾的柴油罐,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炼油厂,再到鹿特丹空空如也的油罐区,全世界都在被这场改写规则。
而你要说赢家是美国,那是只看股票涨跌的眼光;要说输的是中国,那是只听新闻标题的幻觉。
真正该警惕的,是我们有没有意识到当全球化开始以战争的名义解体,当贸易、能、制造业在暗地里排兵布阵,传统的胜负逻辑早已翻篇。
没人再关心谁打赢了库尔斯克,而是谁拿下了芯片、能、原材料的调度权。
你要是还想着战争打完就重建和平来了就一起发财,那你已经脱节了。
战争不会结束,只是换了一张脸,从炸弹变成了芯片,从坦克变成了油轮。
这仗,谁赢谁输,恐怕得等你下次在手机背面拆出一个某深圳制造的元件时,才有答案。
这不是东欧的战争,这是21世纪全球经济系统里最脏的一场翻桌游戏。
看完这局,你还敢说自己只是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