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张伦硕为黄奕女儿发声事件:一场关于价值观的舆论风暴

发布日期:2025-08-28 20:56    点击次数:52

事件起因:从"练习生梦想"到全网抵制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2025年7月,黄奕在社交平台发布女儿黄芊玲"想赴韩当练习生"的对话视频,12岁的黄芊玲表示"不想去英国上学,想去韩国当练习生"。黄奕虽表面劝阻"明星没那么好当",却详细介绍SM公司"200万人抢75个位置"的竞争数据,被网友质疑"明拒暗推"。8月3日,黄奕再发视频称已送女儿赴韩训练,画面中黄芊玲哭诉"压力大到崩溃但梦想需要汗水",相关话题#黄奕女儿被抗议出道#迅速登上热搜。

公众抵制的核心源于黄芊玲的家庭背景——其父黄毅清2020年因贩毒被判15年有期徒刑。网友愤怒表示:"缉毒警察子女隐姓埋名,毒贩女儿却想当偶像",发起#拒绝毒贩子女出道#话题,阅读量3天破5亿。黄奕紧急回应"只是喜欢,没有出道",但删除视频的举动反而加剧猜疑。

张伦硕发声:从"价值观崩溃"到报警改口

直播言论引发的舆论漩涡

8月25日,张伦硕在直播中突然以"朋友的孩子"指代黄芊玲,情绪激动地表示:"因为父亲过错网暴一个孩子,让我的价值观崩溃了!"他强调"现在不是封建社会,不该搞株连九族",呼吁"给孩子善意,告诉她世界是美好的"。这段未指名道姓却指向明确的言论,瞬间将自己推向风口浪尖。

随后48小时内,张伦硕连发30条微博与网友对线,自曝"姥爷是抗日英雄、父亲是民警"的家世,晒出警察家庭合影以证"根正苗红"。他质问网友:"我反对网暴孩子,难道也有错?"这种"道德制高点"式的辩解,反而激化矛盾,衍生#张伦硕 价值观# #缉毒警察子女#等争议话题。

立场转变与报警疑云

8月27日午间直播中,张伦硕突然改口:"如果我说错了我认,其实不出道也罢",并透露凌晨已报警。这种180度转变被网友调侃"前后矛盾",有评论犀利指出:"前一天还说价值观崩溃,今天就说不出道也行,到底哪句是真心?"更有人质疑其借争议蹭热度,毕竟他此前因"张维伊口碑红利"刚挽回部分路人缘。

舆论分裂:两种价值观的激烈碰撞

张伦硕的"无辜论"与法律边界

张伦硕的核心论点集中在三个层面:

法律维度:"个人责任独立,孩子不该为父母过错买单",引用《民法典》第109条人格权保护条款

情感诉求:"我也是三个孩子的父亲,见不得未成年人被攻击",晒出与钟丽缇女儿的合影强调同理心

身份政治:反复强调"警察家庭出身",暗示自己比网友更懂正义

网友的"底线论"与现实考量

反对声音则直击争议本质:

公平质疑:"祸不及二代的前提是惠不及二代",黄芊玲已通过黄奕获得优渥生活,不应再追求公众偶像特权

情感伤害:缉毒警察家属在社交平台留言:"我丈夫牺牲时,毒贩的孩子正在国外度假,现在还要被追捧?"

动机追问:黄奕若真心保护女儿,为何频繁曝光其训练视频?张伦硕"朋友的孩子"说辞是否越界?

行业反思:未成年人保护与公众人物责任

事件暴露出网络时代的深层矛盾:一方面,黄芊玲作为未成年人确应避免人身攻击;另一方面,公众对"毒贩子女当偶像"的抵制属合理道德评判。儿童心理学者李玫瑾指出:"真正的保护是让孩子远离聚光灯,而非在争议中强调'无辜'。"

黄奕的操作难辞其咎。2023年带女儿参加《爸爸去哪儿》积累人气,今年又密集发布训练视频,商业意图明显。而张伦硕以"朋友"身份介入他人家事,虽初衷可能善意,却忽视缉毒警察群体的情感创伤,这种"选择性同理心"恰是争议关键。

正如评论人所言:"张伦硕的问题在于,他只看到一个孩子的可能伤害,却看不见另一个群体的永久伤痛。"当张伦硕删除30条争议微博,当黄奕关闭评论,这场喧嚣终将平息,但留给社会的思考不会结束:在复杂的人性与现实面前,任何非黑即白的判断,都可能失之偏颇。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