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9-02 16:15 点击次数:154
● 美联储大动作,市场像打了鸡血一样
你听说没
最近美联储那帮花头又闹腾起来
9月份降息的概率,居然一下子飙到94.4%
这是过去二十年来最猛的一次大动作啦
你想想,平时他们降息都很谨慎,这次居然差不多要把利率“放下来”
咱们都知道,美联储的政策一变,股市、汇市都像开了锅似的,最主要是那天晚上,美股的三大指数全都一飞冲天,像打了强心针一样
这个变化的导火索其实很简单,就是美国那边的就业数据出了点差错
你知道的,美国的就业局面一直是市场的风向标,结果7月份新增的工作岗位只有73万,远远低于大家预期的100万
这个“差距”说实话挺吓人的,市场顿时觉得:
经济是不是有点“变调”
大家都在猜美联储下一步会怎么走,心里都打起了鼓
晚上的时候,美股的三大指数全部“集体飙升”,像是打了鸡血似的,标普500和纳斯达克都涨得挺欢
真是让人觉得“嗰种感觉”挺妙
恰好在这时候,咱们中国央行那边也不闲着,发出降准的信号,尽管和2008年那会儿中美货币政策错位的场景有点像
但咱们这会儿的基本面比那会儿稳多了
外汇储备已经到3.2万亿美金,硬实力摆在那,抵御外部冲击
● 中美货币“比武”暗藏玄机,咱们的策略更灵活
你晓得伐,最近这些天,美元降息的消息一出来
高盛那帮“大佬”预测,年底前美联储还会三次“放松”,就是把利息再调低点
这会儿美联储的利率,比起去年还要低一百个基点(那个“基点”就是百分之一啊)说明他们的货币政策已经开始“变个调”
老实讲,这个“转向”挺明显的
咱们中国,也不是傻乎乎跟着美元走的
我们用的策略叫“非对称降息”,意思就是说在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存款的“保险金”)的时候,还是保持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稳定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使庞大的外汇储备和稳健的经济基本面,自己把握节奏
你知道伐,我们的外汇储备可是全球第一,达到了3.2万亿美金,硬实在
这个“底气”让我们可以从容应对国际上的各种变动,不像某些国家那样“踩刹车”
还有,咱们还在搞“结构性宽松”,比如最近增加科技创新再贷款的规模,设立汽车产业升级基金,瞄准那些关键的“硬骨头”这块,挺是科技和汽车产业
未来,咱们这盘棋会走到哪样
你说未来会变成啥样
我觉得这轮行情的核心,还是咱们技术上的“硬核”优势
美国尽管降息能给市场带点“喘息”的空间,但高通胀一直没解决掉,讲实话,想在这场“货币大戏”里出彩
还是得看谁拥有“硬核”技术
你晓得伐,很多国家和企业都在拼“技术革命”
就像咱们国家那样,科技创新可是咱们的“杀手锏”,未来能不能在全球产业链上抢占更大份
真的就看咱们的“硬核”实力了
你看,5月开始,科技创新再贷款明显增加,6月还搞了个汽车产业升级专项基金
试图在关键技术上“突围”
说到底,这场“货币博弈”其实就是一场“发展模式”的比拼
谁能在潮水退去的时候,站得稳、走得远
你想,银行股估值低得像“白菜价”,但估值吸引力超强,很多外资都在偷偷加码,挺是二季度,北向资金对绿色经济的偏爱,单月净买入突破600亿
说明外人都觉得咱们的“长线潜力”还是很大
这场“全球大棋局”,其实就像咱们下象棋一样,谁能把“技术”这颗“棋子”用好
谁就能在未来的“局”里占得先机
美联储的降息,虽说释放出“流动性红包”,但咱们也不用跟着“盲目跟风”,咱们的策略更像是“精准打击”,用定向工具
把资源投到最需要的地方
你看,最近咱们在科技和汽车产业的投入明显增加
背后其实是想在“硬核”技术上做文章
咱们知道,经济的硬实力
终究还是要靠“技术”来说话
未来的“战场”不再只是货币的“较量”,而是“创新”和“硬核”能力的比拼
就像我经常想的那样,等潮水退去,真正能站得住脚的
还是那些有“真功夫”的国家和企业
讲了这么多,阿拉觉得,这盘“全球棋局”走到中盘,技术“破局点”也逐渐显现出来,谁能抓住这个“重要时刻”
咱们要紧记,货币只是“工具”,真正能让咱们立于不败之地的
是咱们自己的“硬核”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