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12 13:49 点击次数:155
你说现在追剧啥最重要?不是演技,也不是剧情,而是“卷”!2024年7月,爱奇艺带着一堆新剧排队亮相,名字一个比一个响——有的说要颠覆套路,有的要拍出新高度,有的干脆把情感、悬疑、军旅、民国全安排上。不夸张地说,这排面,堪比东北大集,啥都有点啥。可问题来了,这些被吹爆的剧,真能打破“雷剧”的魔咒,还是继续让观众叫苦连天?今天咱就扒一扒爱奇艺7月排播的“爆款剧们”,给各位追剧党敲下警钟别光看预告片热闹,剧情“翻车”远比你想得还快!
先聊聊这阵仗,顶流、老戏骨齐聚,题材横跨都市、军旅、民国、古装、悬疑、警匪、逆袭……瞅着阵的确挺唬人,谁家也得说一句“这回爱奇艺是真拼了!”但“花里胡哨”其实早就不是新鲜事,咱们观众见惯了“打怪升级式”宣传,什么“反套路”、“故事出新”,结局十次有九次剧情跑偏、人设崩塌,最后变成弹幕网友的万能槽点。再说了,不管是“反套路恋爱”,还是“高智探案”,网络热搜的风向一个比一个迷,说得好像一出新剧都能洗掉观众的疲惫症候群。不行,大伙先别等不到一周就“真香”了!
拆开剧目内容可谓各怀绝技比如《亲爱的你》,号称“双失忆+自闭症”组合,不按套路出牌,拒绝傻白甜、拒绝霸总。这设定听着新鲜,可要是真演不好,还不得跟“神预言”的大猛评测机器人似的,情感姿态机械得很?张一山和李沁走“病友互救”路线,仿佛给都市爱情剧加了“养生buff”,不过是真现实还是真装疯卖傻,还得观望。
《爱上海军蓝》更狠,军旅+言情,一水的青春、责任、担当。金瀚和宣璐搭的CP让弹幕直接搬起板凳等狗粮,但你说军旅剧最大的问题是啥?拍得不真,俩人连军事口令都背不溜索,硬要谈情说爱的,往往拍成“部队偶像团”。要是再来一出“我在演你在台词都是高考作文金句”,观众真得劝编导穿回海魂衫自己体会“三伏天训练”的滋味了!
《朱雀堂》主打民国悬疑短剧,万茜和秦俊杰组合确实够靓,但现在谈朱雀堂,打悬疑牌多少有点凑热闹的意思。一群高智商法医、一票狠角色老板娘,光场面就大,不带快进能坚持看的观众没几个。别还没播完案就审美疲劳,然后弹幕齐刷刷“放过剧迷的精神内耗吧”。
还有《朝雪录》,明明是探案古装,还非要搞8个单元案件,啥“无头新娘案”“猎杀太子案”一箩筐,嘴上说有创新,心里其实怕没料,硬凑悬疑单元刷存在感。观众也不傻,“单元剧”要是变成“流水账”,到最后只能变成“熬夜挑战赛”。
到《守诚者》,三代港警联手,陈小春、李治廷、任达华,堪称硬汉天团。问题来了,内地与香港警匪剧调调不同,稍不注意就成了“年代戏致敬合集”,警袍一披就义正词严,警匪对峙靠眼神,还有必要拍么?真想搞搞新意思,导演得先把人和情感抻出来,可别光靠情怀圈饭了。
《利剑玫瑰》和《正当防卫》瞄准女性悬疑+侦探线,这路数这两年火得不能再火,明星阵容大,但真要搞出点新格局,还得看剧本和细节。否则,观众只会说“又是那些破梗”,剧情升级没跟上,热搜也就一阵风。
你说这些剧是不是都挺好?乍一看确实是,演员表一摆、剧集类型一写,观众还不赶紧往平台挤?但咱也得防着点近几年,国产剧最大毛病就“雷声大雨点小”。有多少剧“高开低走”?预告片看着炸裂,正剧一看扑街。你还别说,2018年开始,国产悬疑剧“黄金坑”越来越大,一群主打“高智商犯罪”最后竟然智商下线;军旅剧主打青春励志,有时候却成了“小鲜肉沙滩晒太阳,观众直接原地劝退”;都市言情更不用说,20集看下来除了主角哭就是追车,剧情比薛定谔的猫还难捉摸。
再加上观众早已练出一身火眼金睛,“狗血梗”“套路桥段”“台词尬聊”全都能提前预判。咱老百姓追剧不就图个乐子?结果不少年来“反套路”的剧却在花式倒腾“新套路”比如离婚夫妻重遇、天降失忆、白富美英雄救狗、穷书生突然变包租公、还珠格格穿越版……折腾这么多,敢不敢实打实讲一个“没掺假”的好故事?
也有无数观众出来泼冷水现在是“流量时代”,只要演员够红,剧本烂不烂都能播,观众已经麻木了。你说《亲爱的你》《爱上海军蓝》这种配置,要是放在五年前,估计真能爆王炸。可今天,能不能引起共鸣,还得问问观众是不是太难满足了!
别光看表面不看门道。今年的国产剧市场其实在悄悄“逆袭”。你想啊,观众越来越挑剔,编剧也没闲着,新一轮“题材军备竞赛”已经拉开大幕。以《朝雪录》和《朱雀堂》为例,古装探案和民国悬疑带有鲜明本土气息,拉长单元、提升节奏,实则是在试水“碎片化消费”——剧情快,节奏紧,观众麻溜跟得上。这点你要学学美剧韩剧,台词狠点不是事儿,关键是案子多、反转快、结局绝,追起来才有劲头。
再说女性题材,《利剑玫瑰》《正当防卫》《她的生存之道》主打一种“女性自救、身份突围”的气质,以往动不动“傻白甜逆袭总裁”,如今换成“狠人斗狠人、硬核侦探和职场女王”,有点味道了。女主不是工具人,而是有血有肉、有野心有成长、有挣扎有突破。这才是新时代观众真正想看的“爽剧”。
还有一点,现在的观众啥都可以吐槽,但真遇上好剧,立马点头“香!”你像《狂飙》《三体》(没有出现在排播名单里的,但可以拿来当行业例子),播的时候典型案例就是“口碑爆棚——带火全网——演员出圈”。如果能学学这些“口碑传奇”,用心讲好故事,咱追剧党也绝对会用脚投票!
剧集选角越来越年轻化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流量和票房确实有了,但观众要的是演员“演技干粮”,不是“流量小零食”。老戏骨不少演技还能拉一把,小鲜肉偶尔惊喜,关键是得真扎实,否则分分钟让全网网友给“玩儿坏了”。
顺着这个思路说下去,你会发现国产剧怎么“内卷”都不嫌多,可最大雷区还是内容和核心竞争力。一些剧情想搞创新,最终却成了“噱头重复炒冷饭”,一水的“失忆梗”“分手梗”,打着“创新”名头结果本质还是老剩饭热一热。更关键的是,有的剧想要兼顾质感和流量,却左右为难,剧本东拼西凑,节奏忽快忽慢,观众一不小心就掉队。
怨不得网友直接怼“现在国产剧套路比排骨汤还浓,剧情能不能别光考噱头?老百姓追剧不就图个实在嘛!”连身边的大姨大妈现在也有了看剧不是打发时间,是在找生活中的松口气。总不能身心俱疲刷剧,剧里主角比现实还惨吧?
更无语的是,暗藏危机的还有“同质化恶性竞争”。观众看来看去全是“都市励志、警匪谍战、青春偶像、穿越犬儒”,平台你方唱罢我登场,最后拼的还是谁更会吹牛皮,谁更会制造流量话题。剧集不开头先炒预告片热度,演员顶流就上市圈市场,剧情没开头先制造悬念。结果呢?剧播完没水花,各大平台只剩下冷冰冰的播放数据和评论区一地鸡毛。
国产剧市场不能只靠拼演员、换题材、炒悬念,得真下功夫,做好剧本,打磨细节,给观众一些走心的东西。否则啥类型换花样观众也腻歪,最后沦为流量反噬的炮灰。
说这么多,难道国产剧就没救了吗?咱也不是非得杠,毕竟最近爆红剧集还是不少,业内不少导演编剧也真是在拼命追求创新突破。但真要赢回观众心,靠的还是过硬内容和诚意。谁不愿意多看几个燃爆、好笑、治愈的好故事?只要别再玩套路,别再用“美颜滤镜”糊弄观众,别再磨洋工骗点流量,国产剧,没准真能再来一把大爆发。
最后假模假样地点个赞这排播阵仗,真是让人目不暇接,国产剧的春天是不是已经悄悄来临?看的我差点信了……
照这么排下去,各种“反套路”、“创新剧情”的热搜天天见,观众真能从这些“高配大戏”里嗑到走心好剧,还是又落进了“换汤不换药”的坑里?就问一句你还对爱奇艺这波新剧买账吗,钟意追“爆款”还是坚定走“剧荒自救”路线?不如下面聊聊——你心目中的国产剧“爆款”,到底长啥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