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08 04:38 点击次数:119
在乌克兰东部地区,俄乌之间的激烈战斗仍在继续,从社交媒体上分享的视频中可以看出战事的惨烈程度。乌克兰士兵在巷战攻坚中,竟将重型炮弹改装为“万岁手雷”(banzai grenades)投掷,清剿建筑物中的俄罗斯守军。
其中最吸引人的例子是,将120毫米迫击炮弹作为临时手雷使用。“万岁手雷”是刻意用来强调乌克兰军队的绝望处境,被迫使用重型弹药进行城市近距离作战。
更令人震惊的是,乌军甚至在155毫米榴弹炮弹上安装简易延时引信(据报道设置为4秒),然后徒手投掷,作为攻击性爆炸物使用。
这种做法充分体现了乌克兰防守部队所面临的极端体能挑战。一名士兵不仅要在城市战斗区域中搬运重达40公斤的炮弹,还必须以足够的力量和准度投掷出去,对敌军造成伤害。
这些案例不仅揭示了乌克兰守军与俄军突击队作战时的残酷条件,也暴露出弹药供应存在巨大缺口。这些弹药的重量,也反映出将此类临时武器运往前线所面临的后勤压力。
更重要的是,这些案例暴露了乌克兰国防工业体系对武装部队的后勤支持存在巨大缺口。
首先,乌军急需为城市巷战量身打造的高威力轻型弹药。目前将重型炮弹用于临时攻击手段的情况,类似于此前将TM-62M反坦克地雷充当第一人称视角(FPV)无人机战斗部的应急方案如出一辙。
其次,乌克兰国防工业必须加快发展无人地面车辆的生产,特别是能携带爆炸装药、执行自杀式攻击的型号,在其他打击手段匮乏时,弥补火力缺口。这些无人地面车辆可以投送120毫米迫击炮弹、155毫米榴弹炮弹等重型弹药,从而大幅提升步兵部队的攻坚能力。
目前,乌克兰已经在推进相关研发工作,例如配备“针”式便携式防空导弹的无人地面车辆,但整个领域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