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09 07:27 点击次数:57
自给率暴露国家实力:中国粮食安全能力让西方媒体大跌眼镜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究竟需要多少粮食才能养活所有人?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国家不仅能自给自足,还在全球粮食自给率排名中高居第三!西方媒体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彻底颠覆了他们对中国粮食安全的认知,甚至让美国网民集体陷入震惊。这个曾经被认为”吃不饱”的国家,如今竟然成了全球粮食自给的标杆,这背后到底有什么秘密?
前几天刷X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张特别有意思的图表,题目叫《世界上哪些国家最能养活自己?》。这张图彻底刷新了我对全球粮食格局的认知。
这份研究对186个国家进行了评估,设立了7大类指标:水果、蔬菜、豆类/坚果、淀粉类主食、肉类、鱼类和乳制品。每项指标都用百分比表示,100%意味着刚好自给自足,超过100%就有余粮可以出口,低于100%则需要依赖进口。
能够跻身前50名的国家必须至少有4项指标达标,而排名前10的国家至少要有5项达标。让人惊讶的是,亚洲国家在前10名中占据了7席!南美小国圭亚那更是独树一帜,成为唯一一个7项全部达标的国家,所以它高居榜首。
但真正让我震惊的是,在这50个上榜国家中,有一个特殊的存在。它拥有超过14亿人口,50个上榜国家总人口约34亿,而它一家就占了41%以上。
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中国在50个上榜国家中排名第3,7项指标中有6项达标,唯一不达标的是乳制品,自给率只有29%。
更惊人的是,中国的蔬菜自给率高达356%,是所有上榜国家中最高的!这意味着什么?在满足14亿人日常需求之外,中国还有256%的蔬菜富余可以出口。用另一种方式理解:全球约40亿人一年的蔬菜消耗,仅中国一国就能满足。
这张排行榜出自加拿大知名数字媒体公司”视觉资本”(VisualCapitalist),数据来源于《自然·食品》期刊的最新研究。作为西方领先的数字媒体公司,“视觉资本”在X上有着广泛影响力,其内容经常被马斯克等西方知名人士引用。考虑到这家加拿大公司与中国没有利益关联,这份数据的可信度相当高。
“视觉资本”的研究发现,不同地区国家的粮食自给情况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差异。
欧洲国家普遍在水果和蔬菜生产上严重依赖进口。以俄罗斯、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为例,它们的国内水果自给率极低,只有西班牙例外。
亚洲国家则普遍面临乳制品短缺的问题。即使是排名第二和第三的越南和中国,两国的乳制品自给率都不足30%。这主要受限于气候条件、牧场规模以及饮食习惯。
实际上,东亚人尤其是中国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喝多了牛奶容易消化不良。所以对中国而言,提高乳制品自给率并非迫切需求,自给率低一点也无伤大雅。
更有意思的是,在这份榜单上,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只有中国和俄罗斯上榜,俄罗斯排在第19位,而美国、法国和英国甚至都没能进入前50!
美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在7项评比标准中仅有4项达标:豆类/坚果(1259%)、淀粉类主食(188%)、肉类(717%)和乳制品(409%)。而水果(70%)、蔬菜(61%)和鱼类(43%)全部不达标。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美国,新鲜蔬果比肉类和牛奶贵那么多——他们的肉奶产量确实惊人,但果蔬却远远不够。
这张图表被美国网民转发到X上后,引发了巨大震动。许多美国人难以置信,作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竟然连前50名都没进,反而是中国、越南和老挝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表现优异。
看看美国网民和德国网民的评论就知道他们有多震惊了:
“有没有搞错?美国居然连前50名都挤不进去?”
“中国、越南和老挝是怎么回事?这哥仨吃什么了这么猛?”
“可能是因为这三个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缘故吧。”
一位自称德国人的网友惊讶地问:“怎么连德国都没上榜呢?我们几乎把所有空地都用来发展农业了啊,德国拥有世界上工业化程度最高的现代农业,我们向很多国家出口了很多农产品,其中也包括中国,而我们进口的农产品却很少,只有那些我们在欧洲种不了的东西。为什么德国都这样了还不能上榜呢?”
另一位网友一针见血地回应:“德国确实把地都用来发展农业了,但德国发展的农业和你设想的不是一回事。德国的土地上种得最多的是玉米、小麦、土豆和油菜籽,拢共就这几样,品种非常少。德国的肉类产量倒是相当可观,猪、牛、鸡随处可见。你以为为什么德国菜里头就面包和香肠这几样东西出名?因为除了小麦和猪肉以外,德国它也不产别的玩意了。”
还有网友疑惑:“为什么中国其他几项的得分那么高,唯独乳制品这一项不合格呢?从战略角度来看,中国明明拥有很多牧场啊,而乳制品又是替代卡路里来源的绝佳选择,中国不发展这个说不过去啊。”
一位了解亚洲文化的网友解释道:“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乳制品不是亚洲美食的主要原材料吧。亚洲人对乳制品不是很依赖。再说了,大多数亚洲人本来就有乳糖不耐症。”
“中国也许能解决乳制品自给率的问题,但是因为中国缺乏消费乳制品的文化传统,所以就不是很上心。这些数字是基于推荐营养摄入量得出的,但中国人根本不吃奶酪。我几乎没认识哪个中国人是喜欢奶酪的。中国人喜欢吃大米,我甚至看到过中国人带着电饭煲到欧洲的,因为这样他们就能在欧洲煮饭吃了。相比之下,欧洲人生活才离不开奶酪,但欧洲人对米饭就无感了。”
还有一位网友表示:“我被中国的统计数据震撼到了,我没想到中国的肉类消费占比居然高达301%,而碳水化合物的占比却仅有170%,这和我的预期完全是反过来的。我知道中国养了很多鸡和猪,但我一直以为淀粉类主食,比如大米和山药等在中国人日常饮食中的消费量会更大才是。我之前听说中国曾经盖了座26层楼高的养猪场,当时我还以为是开玩笑,现在看来搞不好是真的。”
说实话,看到这份报告,我也感到无比震撼。就像被央视三农频道的当家主持郭站长用山药蛋子往脑袋上砸了一下,整个人都晕晕乎乎的。
我知道这些年我们国家在粮食自给方面有了长足进步,很多领域的物产供应都高居世界第一。但真没想到,原来我们水果、蔬菜、豆类/坚果、淀粉类主食、肉类和鱼类这6大项都已经能自给自足了,唯一没达标的只有并不特别要紧的乳制品。
这绝不是理所当然的成就。拿我们南边的邻居印度来比,同样是14亿人口,建国时间相差无几,起点甚至比我们还高一些。然而70多年过去了,我们的粮食自给排名已经跻身世界前三,而印度连前50名都没进去。这背后是中国人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和智慧付出,是举国上下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和战略布局。
战略意义
这不禁让我想起《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一幕:杨立华和董建昌在重庆喝小米粥时的对话。
“哟!小米粥!有点延安的意思了。立华,说实话,我董建昌对共产党人,历来是佩服的。你就说陕北那么不毛之地,人家弄得那是红红火火啊。你对人家搞封锁,人家反手就来了个大生产。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就这一点就不得了。打天下、坐天下都行,这就很可怕了。他老蒋算是遇上了一生中真正的劲敌了。”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对于任何试图通过外部压力动摇中国根基的企图,这些数据都作出了最有力且不容置疑的回应。它昭示着,一个能够凭借自身力量养活14亿多人口、并在关键农产品领域拥有巨大盈余的国家,其文明韧性和战略纵深,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那些对中国不怀好意的国家,可以死了那条心了。中国在粮食安全上的坚实基础,是我们抵御任何外部风险的铜墙铁壁。不要说妄想打赢中国,任何妄图通过”饿垮”中国来达成险恶目的的想法,都注定是痴心妄想。
在世界舞台上,中国已经用数据和事实向全球证明:这是一个不可能被打垮、也不可能被饿垮的国家。这份全球粮食自给率排名,不仅是对中国农业成就的肯定,更是对中国综合国力和战略远见的最好印证。无论风云如何变幻,14亿中国人的饭碗,始终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免责声明:
本文基于公开发表的研究数据和媒体报道进行分析,仅供参考。文中引用的数据来源于加拿大”视觉资本”媒体公司根据《自然·食品》期刊的研究制作的图表。不同国家的粮食自给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地理条件、气候特点、人口规模、饮食习惯等。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