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18 19:51 点击次数:93
前言
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大厅中,冲突的火药味往往胜过战场硝烟。2025年7月31日的一次会议原定讨论俄罗斯所提西方对乌克兰武器支援问题,却意外演变为中美两国间的激烈对抗。美国代表忽然直指中国,指责中国“助长了俄罗斯冲突的延续”。此言一出,会场顿时陷入寂静。然而,中国代表耿爽的一句反驳,瞬间让美国代表无言以对。同样是与俄罗斯进行商业往来,为何美国可以,中国却不能?这一质疑背后,所蕴含的远不止一个简单的反问。
一、安理会当场吵起来美国指着中国骂,耿爽一句话让他接不上茬
在联合国安理会的讨论中,俄罗斯提议讨论西方国家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的问题,而美国代表约翰·凯利却意外地转向攻击中国。他指责中国支持俄罗斯,导致乌克兰冲突持续。这种缺乏证据的言论,在公开场合提出,本身就显得可疑。众人静观中国将如何回应,此时,耿爽起身发言,语气平静却坚定有力。他指责美国散布谣言和污蔑,随后提出了一个直指核心的问题:既然美国不断从俄罗斯购买商品,为何又反对他人进行正常的商业往来?
从数据中可见,2024年美俄之间的商业往来颇为频繁,交易总额高达37亿美元,其中大部分为美国购买俄罗斯的化肥和核燃料。这些物资对美国农业和能源安全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然而,一边自身需求持续增长,一边却要求他人中断合作,这显然不合常理。
令人玩味的是耿爽的质问:“难道可以只允许自己放火,却不允许别人点亮灯火吗?”此言一出,连在场的欧洲代表也不禁相互低声议论。美国常常宣扬公平,但当这种原则落到自己身上时,规则似乎就变得灵活了。
二、在商业运作的奥秘中,美国虽频繁采购俄罗斯商品,却对中国的正当贸易设置重重障碍。
美国在口头上高呼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同时,却在贸易上为俄罗斯预留了一扇敞开的大门。化肥与核燃料等关键物资,美国并未减少购买,毕竟这些关乎国内农业的丰收与能源的稳定,对其自身并无益处。然而,转眼间却又要求他国中断与俄罗斯的正当交往,此举显得颇为矛盾。相较之下,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往来则显得坦荡无私,无论是进口石油还是天然气,都是为了满足国内民众的取暖需求及能源需求,与乌克兰冲突毫无关联。中国与乌克兰的联系亦未中断,粮食照常采购,同时慷慨捐助了大量药品及医疗设备,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民生援助。
中国和俄罗斯、乌克兰的贸易,都是基于双方需求的正常往来,完全符合国际法,轮不到别人指手画脚。美国自己做着类似的生意,却对中国指三道四,这哪是谈公平,分明是搞霸权。更关键的是,美国嘴上说怕冲突延长,手里却不停地给乌克兰送武器。从冲突开始到现在,美国给乌克兰的武器援助早就超过 660 亿美元,到 2025 年 4 月各类援助加起来更是达到 1233 亿美元。这些武器运到战场,冲突怎么可能缓和?说别人延长冲突,自己却在火上浇油,这样的道理谁能信服?
三、潜藏的深层考量美国持续关注中俄之间的贸易往来,实则源于对其可能产生影响的忧虑。
美国频繁关注中俄之间的贸易动态,似乎并不仅仅出于对冲突持续的担忧。回顾过去,美国对中国科技界的干预并非偶发事件,华为和中兴等公司遭受制裁的原因早已为人所熟知。当前,以中俄贸易为借口进行指责,实则意图为延续制裁中国企业寻找借口,这种意图明显,难以掩饰。
事实上,我国近年来发展迅猛,在国际市场上对美国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采取这种长臂管辖策略,实际上反映出对方对于我国超越的担忧。随着自身在科技领域的优势逐渐减弱,他们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来维持原有地位,这显然与公平竞争的原则背道而驰。
在审视能源板块时,美国对于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表现出了难以抑制的焦虑。2024年,中俄间的能源贸易额已飙升至1500亿美元,这绝非一笔微不足道的金额。俄罗斯正是凭借这笔收入稳固了经济基础,而中国也得以加强其能源安全,这是一场双赢的盛事。然而,美国却执意要横加干涉。它时而发出制裁的威胁,时而对此说三道四,归根结底,不过是心生嫉妒,不愿见他人之兴。
更有趣的是,美国在俄乌危机中的立场早已不再坚挺。昔日有人夸下海口,声称几天便能平息争端,然而现实却是冲突非但未息,反而愈演愈烈。无奈之下,他们转向中国,试图转移公众视线,但这种手段不过是利用他人遗忘。然而,众人皆明眼识珠,清楚谁是真正致力于解决问题,谁是故意制造混乱,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四、显而易见,美国的双重标准已难以为继,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对其表示不认同。
我国始终强调,化解乌克兰之困,唯有团结一心,绝不能让分裂与对抗成为主导。此言虽简,实践之却非易事。我国提出的政治解决方案文件,已获得众多国家的一致认同,这是因为各国都渴望早日迎来和平,而非陷入永无止境的纷争。
美国所实行的“只准州官放火”的策略,在国际舞台上正逐渐失去支持。发展中国家对此看得尤为透彻,美国对俄罗斯的采购毫不忌惮,却强迫其他国家与之断交。这种不公的行为早已对全球经济稳定造成了影响。难道美国的利益就是利益,而其他国家的利益就不被重视吗?
欧洲各国虽口头上追随美国高喊制裁,实则身体力行,仍需仰赖俄罗斯的能源供应。这种言行不一的境况,使得美欧之间的裂痕愈发显著。跟随美国,自身利益受损;若不随从,又担心遭遇冷遇,可谓是进退维谷。
当今世界已不再是一个由单一力量主导的时代。中俄间的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全球多极化趋势愈发显著,而美国试图凭借霸权统治全球的挑战愈发严峻。中国秉持公平贸易和促进和平的原则,其立场正获得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显然,谁不愿在公正的规则中开展贸易,又有谁真心愿意日复一日地目睹冲突和战争的发生呢?
结语
美国一面从俄罗斯采购商品,一面却阻碍他人正常开展贸易,这种双重标准在智者眼中早已显得站不住脚。中国则始终脚踏实地,与各国进行交易,真心实意地推动和平,这一点世人皆有所目共睹。现今的世界,早已不再是声音洪亮者就能左右一切的时代,各国都渴望在公正的规则体系下安居乐业。美国那套陈旧的霸权手段,正逐渐失去人们的支持。归根结底,贸易需要遵守规矩,而解决争端则需以真诚的调解为基础,任何手段的滥用和双重标准都终将难以立足。或许,这正是这场博弈中最为清晰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