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1800公里致命快递!胡塞无人机轰炸以色列,如何让铁穹沦为摆设?

发布日期:2025-10-09 14:11    点击次数:125

2025年9月25日,以色列南部红海城市埃拉特的海滨长廊突发爆炸,一架从也门沙漠悄然飞来的无人机精准命中目标,造成超过20人受伤。 这架无人机穿越1800公里,绕过沙特、约旦的防空网络与红海美英舰队的层层警戒,最终在铁穹系统的注视下完成了袭击。 三天前,同一地区的拉蒙机场航站楼已遭两次无人机击中,这座耗资5亿美元打造的交通枢纽被迫停运。 胡塞武装用成本仅数千美元的无人机,多次撕开了以色列耗资数十亿美元构建的防空体系。

胡塞武装的无人机战术核心在于“低空突防+路线伪装”。 它们从也门起飞后,紧贴厄立特里亚、苏丹和埃及海岸线低空飞行,利用地球曲率规避雷达探测,曼德海峡仅26公里的宽度成为天然盲区。这种路径选择巧妙绕开了美国主导的“繁荣卫士”护航行动部署的红海监测网。 9月7日的袭击中,8架无人机同时扑向以色列四个城市,铁穹系统虽侦测到目标,却因飞行轨迹不符合预设的“威胁模型”而将其误判为无害目标,拦截系统全程静默。

铁穹系统的设计缺陷在低成本无人机面前暴露无遗。 该系统最初为拦截哈马斯的短程火箭弹优化,依赖EL/M-2084雷达在5秒内完成目标追踪,并通过智能算法筛选威胁目标。 但胡塞无人机采用氢燃料电池技术,可在1万英尺高度持续巡航,雷达反射面积小,且飞行速度慢、高度低,与鸟类信号特征相似。 以军披露,在埃拉特袭击中,铁穹虽发射2枚拦截弹,但因无人机飞行高度低于5米,导弹未能锁定目标,参与拦截的战斗机也因同样原因放弃开火。

成本不对称让以色列陷入战略被动。 一枚“塔米尔”拦截弹造价约5万美元,而胡塞改装无人机成本仅数万美元。 2025年8月,胡塞曾一次发动14轮导弹与无人机混合攻击,采用“导弹开路+无人机补刀”的饱和战术,迫使以军拦截资源分散。更严峻的是,胡塞武装已具备生产技术迭代的能力:其“巴勒斯坦-2”型高超音速导弹射程达2150公里,能规避现有反导系统;Samad-3型无人机通过伊朗技术支援,航程延伸至1800公里,可携带50公斤弹头实施精确打击。

袭击目标的选择凸显胡塞武装的经济绞杀战略。 拉蒙机场是以色列第二大国际机场,承担红海贸易与旅游枢纽功能;埃拉特港则是连接苏伊士运河的关键节点。 自2025年7月起,胡塞对红海航道的封锁已导致100余艘商船遇袭,亚欧航线运输成本飙升30%,马士基等航运巨头被迫绕行好望角。 这种针对基础设施的“精准点穴”打击,与欧盟同期终止对以色列部分贸易优惠协议的行动形成共振,直接冲击其旅游业与外贸链。

以色列的报复性空袭难以扭转战略困局。 在埃拉特遇袭后,以军出动数十架战机轰炸也门荷台达港的油罐与发电站,造成4死30伤,但胡塞武装宣称石油储备未受影响,打击将继续。 国防部长加兰特承认以色列正面临“七条战线”的挑战,而胡塞武装的远程打击能力已将其拖入消耗战泥潭。 2025年5月,胡塞高超音速导弹命中本-古里安机场时,美以联合部署的“箭”式反导系统与“萨德”系统均未能拦截。

国际环境的转变加剧了以色列的孤立。 欧盟在2025年9月宣布终止与以色列部分贸易协议,涉及426亿欧元贸易额中的37%,西班牙等国率先实施武器禁运。 英国、法国在联合国承认巴勒斯坦国,而胡塞武装通过持续攻击港口与机场,向国际社会展示其削弱以色列经济命脉的能力。 红海危机爆发后,战争保险费率上涨300%,苏伊士运河货运量暴跌42%,全球供应链年损失超千亿美元。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